
2025年,面对老龄化加剧和科技产业人才缺口,日本推出“40万留学生计划”,目标在2033年前将留学生数量从31.8万提升至40万,并将留日就业率从48%提高至60%。
招生政策改革:
从2026学年开始,日本将大幅放宽大学对国际学生的招生名额限制。经济学院、商学院、工程学院等规模较大的院系可在原定招生人数基础上增加5%,而规模约100人的院系扩招比例可达120%。这种结构性扩招特别向博士项目倾斜,政策显示本科生扩招比例为5%,硕士生20%,而博士生高达33%。东京大学等顶尖学府已宣布将在2027年新设全英授课的设计学院,早稻田大学也持续增加英文授课项目,体现了这一政策的快速落地。
语言要求:
对于传统日语授课项目,文科专业通常要求JLPT N1水平,理工科要求N2,而部分私立大学甚至接受N3。更为创新的是,政策允许用正规教育机构的日语学时证明(如150小时以上学习记录)替代等级考试证书,这对理工科和英语授课项目学生尤为有利。
同时,英语授课项目(SGU)从原有的37所大学扩展至更多院校,托福80分或雅思6.5分可以替代日语成绩申请部分专业,如东京工业大学的机器人工程硕士课程。
签证优化:
从2025年4月开始,日本全面推行电子化签证申请系统,将审核时间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至1个月以内,并引入预审查机制,允许学生在获得正式录取前提交材料进行预先审核。
毕业后,留学生可申请有效期长达2年的"特定活动签证"用于求职,比原来的1年期限更加宽松;理工科毕业生若符合条件,还可申请5年期的"未来人才签证",这几乎等同于长期居留资格。
生活支持:
日本将留学生合法打工时限从每周28小时提高至35小时,按照东京每小时1000日元的打工收入计算,每月可多赚约2万日元(约合人民币900元),显著缓解生活压力。
同时,政府优化了奖学金体系,重点扶持理工科、护理、农业等关键领域,如JASSO每月4.8万日元奖学金和文部科学省每月15万日元奖学金。私立大学学费减免比例最高可达50%,而国立大学更是提供最高90%的学费减免外加每月14万日元补贴。
STEM领域成为此次扩招的重点方向,特别是人工智能、机器人工程、材料科学、生物科技等前沿学科。政策为这些专业提供了"红利叠加"效应:不仅招生名额大幅增加,还配套了更优厚的奖学金和更便利的就业通道。理工科毕业生通过"高度人才积分制度"可获得额外10-15分加分,显著加速永住申请流程;政府还为这些专业提供定向补贴,AI、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奖学金金额上浮20%。
博士教育33%的扩招比例远超其他学历层次。这种设计反映了日本对高端科研人才的渴求,特别是在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领域。东京大学、京都大学等顶尖学府新增全英文博士课程,直接对接企业研发基金,强化产学研结合。政策还为高学历高收入(年收入2000万日元以上)的外国人才开设快速通道,来日后1年即可申请永住,而普通工作者通常需要10年。这种"高端人才直通车"模式彰显了日本参与全球人才竞争的决心。
亚洲生源特别是中国学生成为日本的重点招揽对象。目前中国留学生占日本国际学生总数的38%-40%,是最大的留学生群体。新政策中的多项便利措施,如中文申请材料、与中国学制衔接的秋季入学、线上远程考试等,都明显针对亚洲学生需求设计。日本大学还加大在东南亚国家的宣传力度,通过提供更适合当地学生经济条件的学习方案扩大生源基础。这种区域聚焦既考虑了地缘因素,也反映了日本与亚洲国家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。
早在2008年,日本就实施了“30万留学生计划”,旨在通过20年的时间,吸引超过30万外国留学生来日学习。如今,新的“40万留学生计划”再次吹响了集结号,预示着未来十年日本留学的巨大潜力。
日本留学都是提前一年咨询定校、申请,欢迎计划赴日的小伙伴免费咨询!